一、研究室概况
成立时间:2017年
研究定位:聚焦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精神卫生诊疗水平。
研究方向:精神分裂症研究室是以科研指导临床工作、用临床实践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撑的专业研究机构。主要从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诊断、治疗及日常护理工作,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一)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识别、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及预防措施。
(二)基于药物基因检测、血药浓度检测的精神分裂症个体化治疗和不良反应个体化处置技术研究。
(三)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的早期干预研究。
(四)研究提高基于循证医学的干预措施的应用。
(五)践行有关诊断标准及治疗理念,开展临床试验,评估新型药物、心理治疗或神经调控技术的疗效,制定并及时更新相应的治疗指南。
二、研究室团队结构
学术带头人:罗慧芳,主任医师,副院长,研究室主任。专业领域:精神病学;学术任职:广西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委员,百色市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睡眠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科研成果:主持和参与市级课题多项并获奖,发表论文多篇。
核心骨干:黄仕斌,副主任医师,精神一科主任,研究室副主任。专业领域:精神病学;学术任职:广西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委员,百色市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委等;科研成果:参与市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
团队:研究室依托我院的主要业务科室精神科,2024年被评为百色市市级重点专科,目前设有5个精神科12个病区。研究室技术力量雄厚、医护人员配备充足。目前共有研究人员100多人,医生20多人,护理人员8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0多人(自治区卫健委记二等功1人),中级职称40多人,初级职称50多人。诊疗水平和规模在西南周边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精神康复中心引进开展了经颅磁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计算机行为治疗系统、书画、手工、阅读、家居训练、音乐疗法、社会功能训练、兴趣疗法、体能锻炼疗法等10多项精神康复服务项目,有力保障精神疾病患者康复训练和回归社会。每年治疗各种类型的精神病近3000多例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护理经验。
三、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代表性研究:
1.《齐拉西酮合并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齐拉西酮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3.《基于BPRS等测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研究》
4.《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5.《喹硫平合并丙戊酸镁降低女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研究》
6.《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7.《联合用药并重复经颅磁刺激综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8.《氨磺必利与奥氮平联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研究》
9.《新型护肘垫在住院精神病患者冲动保护性约束应用效果研究》
10.《人性化约束护理方式在精神科住院病人应用的效果观察》
10.《集束化护理方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1.《齐拉西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体重影响的研究》
12.《经颅磁刺激治疗顽固性幻听疗效的对照研究》
13.《广西百色地区壮族精神障碍患者药物靶点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分布研究》
14.《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对比研究》
上述研究成果大部分已经进行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技术,造福患者。
科研项目《齐拉西酮合并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齐拉西酮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分析》等相关研究成果荣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百色市科技进步奖、创新奖三等奖共3项。研究室目前已有近100篇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和知名医学刊物发表。
四、人才教育与培养
是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学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常年承担右江民族医学院《精神病学》《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任务,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医学生见习实习带教任务,致力于精神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